研学旅游发展与创新探索
韩娟
西安职业技术学院,陕西 西安 710077
[摘要]研学旅游作为我国“旅游+”发展的新业态,它以全新理念的实践教学,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,这种教学模式现已引起教育部门及各领域的高度重视。不同的发展时期,研学旅游的概念表述不同,在与传统教育的结合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,为使研学旅游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作用与价值,促进我国教学水平的提升,还需进一步加大研究水平与创新力度。本文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情况现状,对研学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、未来发展与创新的探索等方面进行全方面、多角度的分析,有效促进研学旅游长足发展。
[关键词]研学旅游;发展;创新;展望
[中图分类号]F590
[文献标识码]A
[文章编号]1671-7740(2020)29-0079-02
引言研学旅游,对其内涵的理解,需从狭义角度与广义角度分别分析。狭义角度分析,是指在学校、教师的积极组织下,将教学拓展到社会领域中,让学生自主参与,开拓学生视野,增强学生实践能力;广义角度分析,是指根据区域特色、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,以研究性、探究性为教学目标的专项旅游,让学生在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下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,增强实践能力,提高综合素养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,研学旅游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,将认知学习与实践体验紧密结合,引导学生走近大自然、亲近大自然,了解社会,弥补了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不足。
一 研学旅游概念分析研学旅游,与学校内部开展的实践教育不同,是以学校为组织者、教师为引导者,按照教育为本、安全第一的原则,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、走进博物馆、亲近大自然等研学营地或基地,通过集体旅行、集体食宿的方式开展研学和旅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。让学生们能够“在游中学、在学中游”,其所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。
第一,游学。游学是指我国古人通过异地旅行,获得文化与知识,为人与人之间的学术交流带来了新的发展局面,最具有代表的是“唐玄奘西天取经”。唐玄奘师徒几人西天取经,每个故事情节的设计,不单单是影视效果,还可反映出研学旅游的特点,注重对文化的获取与交流。
第二,大游学。最早出现于早期的欧洲,属于培养贵族子弟的一种方式,具有游学、观赏等性质。
第三,修学旅游。起源于日本,并且在最初起源时,就被日本教育部门纳入到教育体系中,使研学旅游随着日本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,全面渗透到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,提升了整体教学质量。
第四,教育旅游。有明确的教学目的,以旅游活动为教学动机,使学生处于放松、自主的状态下学习,体现出旅游教学价值。
二 研学旅游发展问题分析(一)教学研究浅显化
随着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很多产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旅游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,但是大部分学者都忽视了对研学旅游的深入研究,使得研学旅游的教学理念与现代化教学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出入,无法适应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,逐渐产生了滞后的反差现象。
(二)教学内容单一化
研学旅游在现代化教育教学领域中并未被完全应用,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,习惯性地对研学、旅游进行分别开发,两者之间缺乏联系,在基础理论上就出现了教学内容单一的情况,加之研学旅游教学体系的不完善,无法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心理与行为,从而出现了重复性研究的情况。
(三)重游轻学普遍化
研学旅游虽然在很早时期就已经被发现,也部分应用在了教育教学领域中,但由于游而不学、重游轻学的错误思想,学者们对研学旅游中“学”的部分开发不够,从而无法满足学校的教育目标。与此同时,学校、教师在研学旅游过程中,过于把教学中心放在“游”的方面,单纯地考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,而忽视了整体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,使得研学旅游失去了研究的意识与实施的价值。
三 研学旅游创新发展策略(一)科学制定教学目标
“知识改变命运”,是每个人都熟知的,自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以来,社会各界谈到教育都是高度重视,家长更无一例外。目前,教育部门、学校、家长已不再仅满足于让孩子“读万卷书”,对于“行万里路”愈发重视。为满足社会的需求,丰富学生的知识面,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视野,还需教育各界加大对研学旅游的创新,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、实践能力,激发学生的潜能。在教学前,教师应对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计,并组织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、探究,确保教学内容与实践手段的相互统一,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。与传统化教学模式相比较,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,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泼,有效帮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。
(二)合理设计教学课程
研学旅游,注重的是“学”与“游”的有机结合,因此,研学旅游质量的高低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学课程设计是否合理,是否能够能做到以旅游为载体,以文化为灵魂。学校、旅游机构以及教学人员都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解除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,合理设计教学课程,如对待世界与他人态度的知识经验、自然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、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等,带领学生走出校园,拥抱大自然,自主参与到研学旅游的教学活动中,用实际教学成果得到家长的支持,彰显研学旅游的教学育人功能。
(三)高度重视研学安全
研学旅游是在学校及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,带领学生们走出校园、走进社会,以“边游边学”的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欲望,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。而在研学旅游整体过程中,最重要的就是学生的安全,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开展研学旅游前,对食宿、交通、餐饮、突发事件预防、医疗保障等各方面进行充分调研,做好十足保障,确保学生能在安全的环境下自由学习。
(四)全面加强教师培养
在研学旅游中,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,研学旅游的教师要求更具灵活性,能够掌握更加实践性、开放性的课堂。研学旅游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,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,这就要求教师应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。与此同时,在研学旅游的实施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,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。对于中小学校和旅游基地来说,培养稳定的研学指导队伍至关重要,无论是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,都应经过专业的培训,确保研学旅游的质量。教师一般应该承担课程的开发设计,研学旅游的各种规划,同时还应负责研学旅游的日程安排、对外联络、注意事项等。
四 研学旅游创新发展的展望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影响,我国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重视,研学旅游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研究主体,使研学旅游逐渐拓展到景观学、教育学、管理学、心理学等领域中,为各领域的基础理论奠定良好基础。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,无论是旅游业的发展,还是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,都备受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注,而对两者的有机融合,还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。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针对两者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,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,对研学旅游的科学发展起到宏观指导作用。当然,在研学旅游的发展过程中,“游”和“学”双方还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,这就对相关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既要保证研学基地、旅游机构的利益,又要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,凸显研学旅游的教育性、实践性、安全性、公益性原则。
五 结语为使研学旅游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,还需学校及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研学旅游的创新力度,积极开展课程互动,让学生主动参与、主动学习,杜绝游而不学、重游轻学,一味包办、学生主体缺失等问题,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、丰富学生知识面。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意识到,选择全新的教学模式,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学习,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挖掘研学旅游的教学价值与作用,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,同时促进我国教育业和旅游业的双赢发展。
[参考文献][1]吴志才.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反思——以广东为例[J].旅游学刊,2020,(2):8-10.
[2]李明.探索山西文化旅游发展的创新路径[J].
智库时代,2018,136(20):60-61.
[3]秦宇.新时期旅游研究发展的探索与展望[J].旅游导刊,2018,8(2):5-8.
[4]常成.新时代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探索与研究[J].
青年时代,2019,(10):264-265.
[5]吴东霞,甘飞云.研学旅游视野下祁门茶文化旅游的创新发展[J].
福建茶叶,2018,197(5):133,292.
[6]任瀚.论旅游研究思想创新[J].开放导报,2016,(6):87-90.